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“多事之冬”需谨慎
作者:爱乐仕 来源:网络 关健词: 时间:2018-12-06

入秋以后

天气骤冷

心脑血管疾病

的高发期

也随之而来

 
 
为何心脑血管疾病此时易逞凶
 

原因一:气温低

 

  寒冷,常会导致心跳加快、血管收缩,使血压升高、心脏负荷加大,从而增加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概率。

  有研究表明,气温每下降 10 ℃,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就会上升 7%。

 

原因二:血压波动大

 

  秋季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、室内外温度的较大差异等,都容易造成血压波动,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尤为明显。

  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,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问题。

 

原因三:体力活动减少

 

 

  对于很多人来说,天冷就等于死宅。大家会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活动,再加上气温低,血管收缩、血流缓慢,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。

 

原因四: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

 

  秋季,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,咳嗽、咳痰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咽喉疼痛,乏力、发热、全身酸痛等。

  感染后,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,心脏负担增加,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、猝死等,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。

原因五:血胆固醇升高

 

  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关系密切。

  秋季凉爽,大家饮食上容易选择一些高热量的。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,也会增加心脏病或卒中的发作风险。

 
“多事之秋”需谨慎
 

避免冷热交替

 

  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过低,室内室外两种极端的温度变化会使身体很难短时间内进行调节,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,直接导致血压变化,引起血液循环障碍,诱发心梗或卒中。 

 

坚持测血压

 

  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,其变化会直接影响血管的健康状态。

 

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坚持检测血压,血压有问题要及时就医,如果出现胸闷、头晕、走路不稳的情况,那么就已经有了疾病征兆,要及时就医,不要在家耽误了。

 

关注心脑血管病发病先兆

 

  一些心血管病发作之前是会有一些预兆的,如心梗发作前会有胸闷、暂时心绞痛的症状;而中风之前会突然晕眩、说话困难、短暂的眼前发黑等。出现这些先兆时就该提高警惕,最好提前就医。 

 

保证水分充足

 

  血液粘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,这样才能防止血液变粘稠。

  此时气温高,人体活动量大,因此会随之流失大量的水分,但由于很多人都没有经常喝水的观念,就直接导致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。

 

 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,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,此举可降低血液黏稠度,预防血栓形成,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。

 

 

爱乐仕“体验式健康教育”!

 

把健康教育和调理方案完整的结合在一起,将预防和改善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脂肪肝、痛风、肥胖等代谢类疾病从根源和成因抓起。效果不言而喻!

 

从调理前身体各项生化指标检测、封闭式训练营的实际参与、直到42天的调理过程,是一层层循序渐进的体验,从身体感受到心理感受,因此可以达到在实际身体调理过程中受到教育,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执行方案进行调理,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新的习惯,形成生活方式的改良,最终达到改善和预防生活方式病。

 

联系电话: 4000 157 187

爱乐仕   |   项目   |   方案   |   产品   |   加盟

联系我们   |   在线留言   |   网站地图

爱乐仕(杭州)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浙ICP备18008154号-1

4000 157 187   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139号智慧立方科技中心C幢6层